找到相关内容708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以智者大师与印顺导师禅观思想为主轴之比较研究(二)

    ,这是汉传佛教吸收外来文化后的高度思想成就,也是依于精严而开出融贯超越的治学成果。而印顺导师正为承受百年西风东渐的汉传佛教,示范一个吸收异文化的态度——无精严则无以言贯摄,无论是整理故珍,还是面对新局...贯摄,离贯摄无精严”的精神,或将是使汉传佛教能够与当代对话而回应普世价值,又能够发挥自家文化特色,并维持本身主体性的一项重要原则。智者大师与印顺导师的治学典范,值得大家效法与学习。   二○○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20243494.html
  • 调适与反抗——以近代东亚佛教传统与政治关系中的两个案例为中心

    明确反对以欧洲文明来为整个人类定义现代性。他认为,“现代的事件”被简单理解为“欧洲的事情”,这种欧洲中心的观念给日本造成了这样一个事实:外来文化是以所谓“进步”的观念而输入的。他指出,要克服这种偏见...现代性的新思潮时,我们必须意识到,他们对于现代性是有条件的接受,正如太虚在《新与融贯》一文中说的“是抱定以佛教为中心的观念,去观察现代的一切新的经济、政治、教育、文艺及科学、哲学诸文化,无一不可为佛法...

    龚 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20643498.html
  • 龟兹国与西域的大乘佛教──从两汉至鸠摩罗什时代(1)

    撞钟鼓,如汉家仪。”(《汉书.西域传》)东汉初年,班超拥立的白霸王并大力吸收中原及外来的宗教、文化、艺术、法律和典章制度,由此奠定了白氏家族统治龟兹八百余年的基业。[10] 凡此种种,皆证明龟兹古来已习于跟外来文化发生频密的交流,其东西千余里的疆域,乃是西域各族和中原文化交相辉映、竞放异彩的舞台。  据《汉书》所记,龟兹拥户口六千九百七十,人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,胜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,[11] 在...

    唐秀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0544399.html
  • 墓志祭文中的唐代妇女佛教信仰

    社会的上层阶级,而上层的士大夫贵族正是封建文化的主要代表者。因此通过墓志祭文这样的窗口,我们可以很好的了解佛教与儒家丧葬礼制的关系,甚至更深一步的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。这也是本文为什么不把正史所载...风范水清,心目虚洞,言容四行,遵礼义而莫差;道释二门,悟希微于无我”[11]。她们数位都是三教皆通的贵族女性。在提倡“三教合一”社会文化氛围中,她们如此信仰在世人...

    严耀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3544618.html
  • 诚敬人生--净空老法师及其理念简介

    对於外来文化采取有取有舍「洋为中用」的态度,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定会充满希望。当然,虽说教师是从事这些工作的中坚分子,但必须有赖政府的支持和社会贤达的配合。让净空老法师十分欣慰的是我们国家在...文化有关的书籍及音像制品。数十年来赠送各种经论善书累计达千馀万册,佛菩萨及祖师大德像数百万张,流通全球。  一九七七年,法师开始应邀向海外推行佛陀教育。指出大乘教学方针旨在彻底破除迷信,启发真智,使社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3645400.html
  • 东初老人有关“佛教与中国文化”之撰述析论

    广博,一方面由于不断受外来文化影响,能够配合时代创造新的佛教文化理想。16  他不仅不排斥出家法师学习外学,还鼓励外学知识的吸收,当然,背后所禀持的信念,就是──一切学术发明到究竟,都和佛学不相违背。...    黄国清  中华佛学研究所  提要  东初老人致力于发扬佛教文化,并寻求中华文化之复兴,同时重视佛学与中国文化之研究。本文对于东初老人有关“佛教与中国文化”十四篇论文的考察,得出以下几点结论:...

    黄国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4945580.html
  • 从儒佛关系看韩愈、柳宗元与李翱

    不能牢固,这在正统思想家看来不利于宗法社会的稳定。  佛教虽有协助治道劝化民俗的作用,但它是外来文化,若干教义与中土传统礼俗有一定矛盾,况且寺院经济、寺院独立不能不与国家的政治、经济利益发生冲突,势必...能的学僧为友,不赞成韩愈排佛,并探索儒佛会通的途径,为儒学通过吸收佛学而发展的新出路,提供了启示,代表了儒学和中国文化前进的主流,但他未能形成专论予以说明。李翱避免了韩柳各自的不足,作《复性书》,...

    牟钟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5846203.html
  • 道世与《法苑珠林》

    文化所吸收,渗入中国文化的精髓,并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;然而佛教毕竟是外来文明,不仅其教义有许多与中国原有社会组织及传统观念相抵触之处,( 注 34) 甚至某些观念是中国未曾有过的。( 注 35) 汤用彤就曾指出任何文化思想的移植,必须经过冲突与调和两个过程,(注 36) 外来文明才可发挥其作用,佛教的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(注 31) 汉朝多把“浮屠”与“黄老”等同看待, 如楚王英“诵黄...

    陈昱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5646296.html
  • 观世音传奇

    以此聊以自慰?  佛典是最早传入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外来文化,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(公元151 年)西域僧人安世高第一次把《明度五十校计经》译成汉语(见拙著《中国现代文学关系史·第六章 中国现代文学与印度文化》)开始,佛典便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中土,其间又经过中土僧人的发展,一千多年来,形成了卷帙浩繁的经、论、律“三藏”。佛典的传入, 对于中国儒、道思想是一次空前的冲击,无论士大夫们对佛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5746822.html
  • 任继愈《中国佛教史》(9)

    掌握医术、历算、历史、哲学、文学等知识,既是吸取外来文化,创造本土文化的主体,也是教育青少年识字启蒙、传播文化知识的主体。在有些地方,他们出面调解头人间的大规模械斗等,成了实际的行政长官。由这样的僧侣把持的大寺院,形成了当地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的多功能中心,制约着西藏社会的发展进程,影响异常深远。最后,佛教之所以具有这样强大的威力,与其吸取传统苯教的内容,变更外来佛教的形式,得以深入广大民众,有极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147048.html